那么,這些地板大佬跨界做大家居,能否穩操勝券?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德爾未來做得比較有起色,去年德爾未來旗下的百得勝定制衣柜營收共計4.04億。今年,百得勝的銷售目標是10億,新增300家全屋定制店和100家櫥柜店,發展勢頭迅猛。
大自然比較早地切入了木門和櫥衣柜業務,但直至2016年其木門業務都處于虧損狀態,廠房、生產線以及營銷投入并未帶來收益,主營業務仍主要依靠木地板。
大亞圣象在2016年徹底砍掉機械制造業及其相關產品,木地板營業收入占比高達68.05%,且一直以來收入貢獻率超過10%的木門與衣帽間業務突降至0.23%,為史上最低,新的經營品類仍無明確方向。
宜華生活2016收購華達利而擴充軟體家具業務,對宜華生活而言,其大家居戰略實際已經開始,除原主營業務外,華達利的軟體家具業務為其帶來較快增長。
顯然,穩操勝券的少、摸著石頭過河的多。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漂浮不定的現象?
我們不妨從做大家居做得很成功的主流力量如歐派和尚品宅配擁有的長板,反觀地板大佬做大家居存在的短板:
1、最致命的是規;ㄖ。歐派也好尚品宅配也罷,他們都是做廚衣柜起家的,在做廚衣柜的時候,就已經積累、積淀起了關于規;ㄖ频呢S富的經驗(包括軟硬件方面的經驗)和充分的團隊準備(畢竟人是最寶貴的資源),進軍大家居,對他們而言是輕車熟路、是復制以前的成功,但對于地板大佬而言,則不是這樣,因為,地板企業做地板是按標準化去做而非按個性化定制去做;
2、更重要的差別在觀念。從企業發展史的縱深看,標準化是一個時代,個性化則是另一個時代,標準化起源于福特汽車,已經有近百年歷史,個性化卻才剛剛開始,個性化與信息化、工業4.0、人工智能等等新技術相伴相生,不能從觀念上認識到這種巨變,一味地拿做地板的思維做定制家居,就會出現南轅北轍,就會產生“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
(文章來源:泛家居 周忠著)